大截面铝导体电阻不合格分析
经调查近两年铝导体电阻试验分析表明:大截面铝导体电阻一直以来处于不合格状态,即使是按国标生产。
表 公司两年内生产铝芯导体的电阻检验记录
规格型号
检验标准
标准要求Ω/km
20℃导体电阻率Ω/km
检验日期
*既不合格
BLV 185
JB 8734.2-97
≤0.164
0.251
08.10.22
*
JB8734.2-98
0.181
09.1.05
BLV 150
≤0.206
0.24
08.9.7
BLV 120
≤0.253
0.277
08.11.21
BLV 240
≤0.125
0.173
09.2.26
GB/T3956-08
0.257
09.7.28
0.126
09.7.21
BLV 25
≤1.20
1.19
09.7.19
VLV 70
GB/T12706.1-02
≤0.443
0.408
09.5.27
VLV 35
≤0.868
0.87
09.5.22
0.271 0.261 0.285
09.5.18
0.156
09.5.3
0.229
09.4.29
0.261
09.4.28
BLV 35
0.827
09.4.27
0.128
09.11.28
0.227
09.11.30
09.12.10
0.168
0.177
09.12.09
根据上表公司两年内生产铝芯导体的电阻检验记录可以看出,大截面铝芯导体70mm2以上电阻没有合格的出现,由此可见此问题的严重性,根据公司现实情况判断造成铝芯绞合导体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单丝质量差与测量电阻方法不合理。
单丝质量
公司使用老化的储线式铝拉机,本身就有缺点再加上退火环境,润滑油及模具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单丝表面质量差,包括油污、粉屑、氧化都会导致电阻增大,致使大截面导体电阻不合格。
非滑动式拉制工艺。公司铝拉丝设备为储线式拉丝机,模具润滑是单盒润滑,油温升温快,油温高,润滑条件差,容易造成单丝拉小,表面质量差。可以移植铜线滑动式拉丝机技术,滑动式与之相比具有速度快、产量高、劳动强度低 无污染、表面光亮等优点。可满足大截面导线的要求。
绞合过程中的过线模。过线模的材质一般为木质、胶木质、工程塑料和陶瓷及钢质。前两种的效果好,但不耐磨,更换频繁,陶瓷的硬度高,耐磨性好,但易碎;钢质模子耐磨性差,易起槽一般不用。目前*长用的是工程塑料,其效果很好,但发热容易磨损,要经常定时清洗穿线模内的油污积垢,保持内空的光洁。
导体表面的深灰色斑点影响。产生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润滑油的作用 拉丝油中含有少量的动物油脂,在拉丝工作区温度可达200℃以上,油脂在高温下容易产生分解和氧化反应,并有残留物附着在导体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残留的油脂会产生氧化反应,形成色斑。
2 铝粉的作用 拉制过程中由于铝线与模具的滑动摩擦,将产生少量的细小粉末。粉末量取决于模具表面的光洁度。粉末产生后大部分沉淀,少量会随拉丝油附着在导体表面带出拉丝模与空气接触。附着在导体表面的粉末部分干燥后漂浮在空气中,部分继续黏附在导体表面。由于经过高温粉末已被氧化,这种氧化一直在导体存储过程中进行着,在一定的湿热条件下,粉末会缓慢的变成深灰色,好像导体运行3个月后的表面一样。
3 大气与微生物 大气中含粉尘,有的有硫化物等在一定条件下与导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色斑,同样微生物也会把导体表面油脂腐蚀,产生色斑。解决方法如下:
1. 采用具有良好润滑和清洗作用的润滑油。
2. 拉丝润滑油要过滤。保持润滑油的清洁,避免将铝粉末带到导体表面。
3. 对拉丝后的铝单线清洗。单线拉丝后通过一个清洗装置,将铝线表面的残余物全部清洗干净,可以彻底防止铝线表面产生色斑。